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成都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时代使命,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全面展示各级各部门推动示范区建设的生动实践,成都发展改革推出公园城市 成都示范专栏,滚动刊发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探索形成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本期推出锦江区:创新‘133’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养老特色基地。
锦江区:创新133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养老特色基地
为有效应对辖区人口老龄化、全力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锦江区打破原有养老服务靠财政拉动的投入机制,变政府主唱为多元参演,创新构建提升1个智慧养老平台、优化3种有效供给、满足3类有效需求的133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新时代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智慧养老新路径,推动养老需求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初步实现养老服务领域供给与需求平衡,成功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养老),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区县。
提升1个智慧养老平台,促进养老服务资源动态精准匹配
升级锦江区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创新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可视化管理和实时指挥调度体系。
锦江区居家和社区养老综合服务平台
畅通数据信息收集渠道。将养老服务综合平台接入智慧锦江城市运行中心,创新增加居家照护和安全、社区照料、机构监管等功能模块,整合街道社区养老顾问、专业机构养老从业人员、社工志愿者等多元力量,通过上门服务、关爱巡访等方式,运用颐养锦江APP实时采集老年人需求、更新服务数据等,实现养老服务数据动态管理。
整合平台调度监管功能。整合平台信息中心、话务中心、调度中心等功能,将辖区19家养老机构监控设备接入平台并纳入智慧锦江城市运行中心管理,优化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需求下单、平台派单、机构接单、服务跟踪、评价反馈等流程闭环。
创新数据分析应用手段。联合西南交通大学老龄科学研究院共建锦江区老龄数智社会实验室,归纳分析养老数据信息,运用数据信息分析结果,适时调整政策、优化服务供给,实现精准对接、动态平衡。
优化3种有效供给,构建多元养老服务支撑保障体系
创新构建兜底性、普惠性、多样化三种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锦江区书院街街道五昭路社区共享餐厅
政府兜底精准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制定《锦江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为健康、失能半失能、经济困难等老年人,分层分类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打造1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提升改造29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确保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到位。
政企合作扩容提供普惠养老服务。促进交子券与养老领域五个一便民机制改革深度融合,创新社区养老志愿服务奖励制度,探索交子券+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向提供为老服务的社工、志愿者发放交子券,让参与者得实惠、享福利。
市场运营规模提供综合养老服务。将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统筹配置给国有公司规范管理,探索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多元投资机制和社区企业+民营企业运营模式,鼓励国有公司采用合资联营方式,与民营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引导市场加大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投资,支持社区成立社区企业承接养老服务,持续增强社区造血功能。
满足3类有效需求,促进多样化养老服务优质规范发展
坚持需求导向,高质量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养老服务体系。
锦江区适老化改造体验中心
优化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针对特殊困难、高龄等老年人家庭和患病、失能半失能等老年人群体,实施物联网+家庭适老化改造和互联网+家庭照护床位建设,为空巢独居老年人实施长者通一键呼24小时紧急呼援服务,安装物联网+家庭智能报警系统。
补齐社区养老服务短板。依托社区综合体、养老服务设施、院落公共空间等,建设区老年人营养餐配送服务中心,构建邻里食堂+共享餐厅+老年餐桌+院落助餐点综合助餐服务体系。
提升机构养老服务能力。鼓励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引导养老机构转型护理型养老机构,扩大护理型床位供给,实施智慧养老院建设,推动机构养老服务智能化管理,定期举办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推动行业专业化发展。
本文出处:https://www.jjtky.com/news/202211042251.html
本文标题:创新“133”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养老特色基地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