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的每段时光 都有更好的选择
“十四五”是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宝贵窗口期,是完善养老服务功能重要时期。
与养老业务相关的平台,有应用于养老机构的,有应用于基层政府的,有应用于某些设施设备的。当养老服务体系比较成熟,有相对同一标准和实施流程的时候,能够覆盖重点养老业务的大平台也亟待建立。这样的平台同样对于规范养老业务起到重要的作用,并能促进养老业务的可持续推进。更重要的是,将接受服务的老人的各种信息进行系统整合和管理,对于维护社会公共服务的公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平台简介
北京市杰佳通智慧养老平台通过对各类社会资源进行高度整合,组建数据实时交汇网络,实现流畅信息通路,对全市养老业务实行精细化管理。截至目前,平台已积累全市老年人口数据735万条、养老服务机构数据2.4万条、养老从业人员数据5万条、养老服务过程记录1400余万条、财政投入及消费交易类数据超过12000万条,为北京市养老服务管理提供详细解决方案和重要数据参考。
北京市杰佳通智慧养老平台功能简介
平台特点
1、全面汇集
平台包括市级管理平台、分项管理子平台、养老数据中心、电子监控管理平台、APP智能终端等5大类产品体系。各产品自身结构完整,对养老服务管理任意阶段均可提供详细解决方案,可独立或协同运行,也可统一部署形成完整的养老管理生态体系。
2、助力监管
平台可实现对老年人数量和居住地变化、补贴享受、获取服务等情况的监测及管理,以及对养老机构服务过程及质量的全面管控,形成动态掌握养老单位服务能力、服务人员变动、服务开展情况、整体运营情况、数量变动等各种情况的能力,并可实现对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准确掌握第一手详实数据,全面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
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建立老年人、养老机构、服务人员、服务过程、财政补贴消费等数据库,为相关部门提供不同维度、不同类型的数据统计信息,为进一步数据分析及数据挖掘提供强有力支撑,帮助政府养老相关部门提升全面监管能力和便捷高效服务能力,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老年人、养老机构、服务人员、服务过程、财政补贴消费等数据库。
3、整合资源
平台充分利用定位、地理、语音视频控制等先进信息技术,以平台移动端应用、大数据库等为运行基础,联合北京农商银行、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公司、北京社区服务协会和北京通养老助残卡服务中心等社会单位,共同构建起北京通养老助残卡服务体系,提供精准高效养老服务,推动地区养老服务行业联动发展。
建立老年人、养老机构、服务人员、服务过程、
财政补贴消费等数据库
引发思考
1、平台给谁用
从服务于政府民政等相关主管部门角度,平台则更多关注于公共服务的提供、公共开支的使用;从服务老龄用户的角度,平台则更多嵌入日常生活需求内容;从服务各类养老机构角度,平台则更注重业务内容、业务对接与业务流程。
2、平台需聚焦
服务不同主体,聚焦内容不同。服务民政等主管部门,涉及公共财政支出的是核心。例如长护险试点城市(区),长护险涉及的公共服务,重就是平台信息汇总和服务功能提供的对象。而老人的娱乐活动、网上商城(商品如果不涉及补贴)功能,则可以不在平台上建立。
服务“老人”,或者再进行客户细分,服务“高龄老人”和“有公共服务需求的老人”,则重点体现紧急呼叫、日间照料等。
3、平台重运营
整合服务需求,进行平台对接和管理,在当前的技术阶段,问题都会得到解决。简单说,平台的开发技术不是问题。而平台最重要的是发挥服务功能,平台运营则是重中之重。平台需要给各个相关主体,包括民政部门、养老机构、个人用户等,留有业务接口,协同主体业务和平台功能。
4、平台时更新
养老业务,变化是永恒的。平台汇集的服务功能,结合重点,需时时更新。不停地对接各个应用主体,是保证平台应用价值的重要抓手。
总之,养老业务需要大平台进行整合。更重要的是,建设一个平台不容易,更需要运营维护好这个平台,让其发挥应有价值。
本文出处:https://www.jjtky.com/news/202209261158.html
本文标题:养老业务需要大平台,“北京市杰佳通智慧养老平台”引发的思考
本站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我们删除。